引言
在2009年的教牧同工職員會上,有同工提出要關注聖約教會的發展,其中一個關注發展是植堂;查聖約教會在近10 年期間並沒有成立新堂,整體聚會人數亦沒有顯著的增加,同工們認為聖約教會宜重申關注植堂工作。當然我們可以解釋為何近10 年沒有植堂,亦可找到不同的理由辯解; 教牧同工們是知道的,他們提出,並不是要指控,亦不是想申辯,卻是關心教會,以牧者的心腸提醒,再集中力量,發展教會。
2009年10月及12月,挪威聖約教會同工到香港及中國探望在港及在中國的事工時,與他們交談間也得知挪威聖約教會將有一個發展計劃,名為「2020」,意思是「到2020 年教會要增長一倍」。香港的同工們認為,這是一個好的發展計劃,香港聖約教會亦可作參照,並訂出可行的發展計劃,讓聖約教會各堂會都一起增長,榮耀上主。
2010 年聖約教會主題是 「福音年」,盼望喚起兄姊關心本地福音工作,這正是發展堂會及植堂的好機會。在1月份的執行委員會會議上,委員關注教會發展及植堂,特邀請教牧同工訂定一些可行策略,推動整個宗派發展方向,並將堂會的工作加以配合。
因此,教牧同工職員會在2010年2月份會議上,通過擬定香港聖約教會未來的發展方向。
目前的情況
基督教聖約教會目前在香港共有11 間教會,在澳門有一間堂會,據最近的統計資料,參加主日崇拜的總人數約1500人。學校服務接觸的約有2千多名學生,長者服務接觸的約有800人,連同相關的家長或家人,目前可接觸的總人數約有5千人。
強、弱、機、危的分析表:
強 | 弱 |
|
|
機 | 危 |
|
|
* 過去五年,有11位服務本會皆不足五年的傳道同工離任,另有3位服務本會超過五年的傳道同工離任
^ 按照2009年底統計,正就讀中小學的青少年人,佔總人收的22.2%
增長2020 目標 (數量)
到2020 年達至下列目標:
- 各教會聚會人數比2010 年增加一倍。
- 全聖約教會在港澳教會增加至合共20 間堂會(即比2010 年增加8 間教會),而其中一些堂會人數較多,可達500
人。
- 目前未自立堂會屆時自立。
- 服務機構 (社會服務或教育) 增加兩間,屆時總數10 間。
- 在柬埔寨或內地建立福音據點。
增長2020 目標 (質量)
- 平信徒
除讀經祈禱外,願意接受門徒訓練,參與佈道,靈命成長,成為一位「行公義,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,與(你的)神同行 (彌迦書 6:8)」的信徒。
- 神學生
培育更多兄姊願意委身侍主,並樂意返回聖約教會服侍。
- 教會領袖
培育兄姊關心堂會發展及聖約教會的發展,並樂意參與工作及侍奉,任堂會執事及總會的執行委員,或成為機構的董事,參與侍奉。
堂會部署
堂會須自行制訂一個可行的10 年計劃,以配合人數增長及準備植堂。傳道同工與執事/堂委研究可行方案,一起同心協力去推行。
也許要改變目前思維,也許改變優先次序。相信一定可達成目標,討主喜悅。若有需要,可與其他堂會合作,資源共用、互相分擔。
人是最重要的,亦是成敗的關鍵,需有人肯委身並負責去推動,深信必定達成目標。
總會部署
- 繼續支援堂會的工作
- 留意政府政策並向政府申辦服務工作
- 儲備發展基金
- 總會辦事處預留地方作堂會發展之用
教牧同工會
針對上述的強弱機危去研究方法或措施,補弱救危,堵塞破口。例如就傳道同工流失問題,可在同工入職首年內,由有經驗同工多關心新同工,定期會面,如每兩月一次,給與輔助或輔導,不要讓新同工需要救助時才施換手。
聯合青年營是否能有效推行? 鼓勵堂會一起去策劃,青年營後仍須跟進信主或獻身侍主的青年,不一定在青年營後交由堂會自行跟進。
推動
教牧同工會擬定可行方案時,要徵詢傳道同工的意見,讓他們考慮如何在個別堂會中推行。
方案初稿已在2010年3月份交執委會省覽,在修定後可於2010 年7月份年議會讓堂會代表、傳道同工等一起商討,並一起推行落實。
其他活動配合
現有活動如短宣工作仍繼續推行,強項及有機會的工作及事奉須繼續,惟一些其他不相關的活動,可考慮減少或取消。
每年的聯會活動如領袖訓練、聯合青年營等可配合。
聚焦
訂定發展計劃的最大好處是集中注意力去發展工作,百花齊放但有可觀性,雖然有時可能欠缺大方向。但訂定「增長2020」計劃,可以聚焦, 令我們一起同心發展教會。
檢討
除了每次活動可檢討外,一個長達10年的計劃必須有中期檢討,可定每3年作詳細及認真的檢討,調較後繼續向目標推進。(中期檢視可在 2014、2017 年)。
主席
|
吳沛華
|
副主席、財政
|
李少川
|
副主席
|
譚玉江
|
宣傳/場地
|
李春浩
|
宣傳/場地
|
孔詠詩
|
傳譯組
|
黎高穎怡
|
接待組
|
陳修能
|
文書
|
楊梁玉萍
|
委員
|
池俊文
|
委員
|
楊立人
|